都说华夏子民是礼仪之邦、文明之族。没错,中华文化五千多年、博大精深是世界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,我们作为其中一员,必因此感到自豪。祖先为我们创造和遗留下这么多宝贵的遗产,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,也为世界作出过巨大的贡献。
中国古代丧礼,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,“以丧礼哀死亡”在中国是“礼莫重于丧”更反应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教化和"悲天怜人”思想情怀。“人命关天”、“吊死问生”无不流露人们内心情感的深厚。
“夏”朝时期,由于年代比较久远,文字记载的丧事礼仪方面较少,真正的记载是在“商”朝开始,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就这时期的埋葬死者方面的书籍。有明确的丧葬制度:认为人死后只是肉体和精神分离了,精神则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,要妥善地处理已死亡的肉体,那就是把尸体埋入土里。因有“灵魂”存在,所以就形成了必须尊重死者,让其在另一世界里过得安心,这样一来就有了丧事方面的礼操仪式。
对死者的埋葬,古代基本上是土葬,也是我国最常见和最普遍的葬法。汉代之前的华夏族及汉代、少数民族都以土葬为多,在土葬时以能相地的人相个有生气的地方把死者下葬。
“商”朝初兴丧礼,到了周朝代时对丧礼制度有经典的记载:《周礼》中有《仪礼》四书,分别是《丧服》、《士丧礼》、《既夕礼》、《土虞礼》。丧礼也有不同的等级,上到帝王、达官贵人,下到庶民百姓丧礼举行的样式程序各有不同。有从复杂的、有从略简的,也有因地方不同而有所不同的,科目繁多、程式繁杂。
帝王的丧礼是无比的隆重,就清代来说,虽是少数民族统领大中国,但其丧葬仪式还沿续汉文化古制的礼仪,称死了即将入的皇帝为大行抂帝。大行皇帝死后小殓时,为死者穿好衣服、鞋、帽,皇子、皇孙穿孝服,宫女及皇后去耳环、头饰。第二天将大行皇帝入棺,文武百官瞻仰其遗容,嫡亲行大殓礼。大殓后设灵堂,供人祭奠。还要颁发大行皇帝遗诏于天下,宣布全国致哀。
然后是出柩,出柩之前送到停柩的殡宫去,到出柩时,文武百官、嫡亲之属哭 送。
帝王的丧礼隆重繁杂,民间丧礼也不会简单,纵观各地的丧葬礼仪虽然形式有所不同,但内容都基本相同。
江西兴国这边的丧礼,兴国丧礼有着悠久的历史。兴国人把丧礼又称为“白喜事”,满六十岁以上的人死去认为是善终,上了“花甲”。过去的丧事显得很严肃认真,有一阵子比较简单,大概是大集体的时候,那时提倡“红白喜事”都得从简,其实从简是件好事,不会形讲排场、摆阔气、奢侈浪费。可现在有钱了,丧事又回到了从前的大操大办。
以前是以“血葬”为主,现在多以“火葬”为主了。人快要死时(多指老人),死者的亲人和嫡亲围在其榻前含泪相守,叫“送终”,直到老人断去最后一口气时,亲人边烧粗纸边祝愿死者有个好去处。然后是给死者穿上衣、帽、鞋、袜,抬到厅堂停放,按男左、女右的贯例。这样好了之后就有关家庭长辈和理事人员前来帮衬议事:组织有关人员去向死者亲属通报,这叫“报丧”;如果是“火葬”的就联系火葬场。“血葬”的就继续放着,请地师择日、选地。
选好吉时后,就把死者入棺又叫“大殓”,“大殓”后就是做“法事”又叫“做香火”,是对死者灵魂的超度。做“香火”的程序很多很复杂,“库房”(理事的一班人员所在的地方)要和“做香火”的一班人员配合好。
上面讲了葬礼的“送终”、“报丧”、“大殓”,接下来还有几个步凑,摆“灵堂”、“发丧”、“做法事”、“出柩 ”、“安葬”。
摆“灵堂”就是把死者“大殓”后在棺材肖前挂上白布,设好“灵位”供人烧香祭拜,此时跟“做法事一起进行,在做“法事”时,死者的至亲和嫡亲要和做法事的人员配合好。在做“法事”的进行中有很复杂的细节,如:“起鼓鸣炮”、“祭灶神”、“超度念经文”、“成服”、“提字笔”(请求死者的姻亲对死者生前的评价、即给个说法或称“谥号”、“建天桥”(道士招亡灵前来“法堂”,让其后人知其在阴间落何“道”、也就是彿称的六道)、
做“法事一般在夜间进行,大多都只是做一个晚上,等“法事”做完就基本上天亮了。天亮后就根据地师选的日时出柩,在出柩后由“家族理事人”按排好死者的亲属“行祭”,在“行祭”完后由“理事人”呼柩出走,此时便是组成的送葬队伍相继而行鞭炮齐声、锣鼓雷鸣,哀声动天、山谷回响。
人生啊,就是这么回事,生、老、病、死自然规律,自古以来谁逃不过死劫,所以人生在世苦短,没有必要事事计较。所谓“人生好似同林鸟,大限来时各自飞”。
送葬送到葬地前,余下的事就是地师安葬的事了。到这里就算丧事基本结束,安葬继续进行。以后还做七,也就是一七、二七、三七……七七。